跳到主要內容區

國立清華大學華德福教育中心
NTHU Center for Waldorf Education

記得與自己的連結 · 成為整合而不疏離的人

yaoTeng

 

 

文/顏耀騰
陽明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110級畢業,

跨校選修清華大學華德福教育學分學程

 

前言:
此文記錄於2021年的6月29日,這堂課是我大學四年來,不敢說最好玩,但絕對是最值得反思的一堂課,慶幸在大學最後一學期參與了這堂課,讓我得以回顧過去的生命經驗及這四年所學,它也扮演了足以影響我未來的一個轉捩點,也讓我又離長輩們期待可以趁機教育小孩「看看耀騰哥哥怎麼讀書的」的榜樣又偏離更多了 (哥哥我可是不按正道在讀書的呦!)


選修「華德福教育實作方案、戶外探索教學」這兩門課的起因,是在認識了兩位交大百川1朋友,並發現他們都是畢業於華德福學校後,開始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實驗教育教出了這樣有趣的靈魂,而開始了和華德福的緣分。起初因為各種緣故所以沒能選到「華德福教育」的理論課轉而選了這門課,想著實作課再怎麼樣也早就得心應手(應該不會太難吧?),變成了這學期一週有三天要往南大校區跑,四學分的實作課等於每週固定要花九小時的勞動,不過還是老話一句,樂此不疲。
 

每次都向別人介紹,這學期我修了一門要種田順便照顧小孩的課,大家應該覺得我在搞什麼鬼,除了週三星光班2,週二值班餵雞鴨鵝、除草澆水、整理農園外,總是期待著每週五的上課,課堂中有時是修建鴨寮、搭圍籬,有時是整地、做菜畦(喔,有次我們還插了秧!)這學期,我常常用著興奮的語氣向大家介紹上週又做了什麼,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被華德福浸潤著,這些正是華德福的教育,比起知識,有所感受來的更重要,我想我該收回一開始的動機,不該是用解構來認識它,而是用感覺來認識它
 

想來也有趣,在大學四年來我從未修過任何和教程相關的課,從小到大在寫「我的職業」這類的作文,也從未有老師這個選項,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,出於某種對自己莫名的堅持,開始用教育者的身分在檢視自己的行為,不論身為學長、領導者或甚至是隊輔,「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,我有教會並引導他們讓他們有所成長嗎?」,我想在我還沒有成為夠格的老師前,應該都不會停止思考這個問題吧!

 chiuLi threeGirls holdSoil 


「任何人都不能教會別人任何事情」

這句話是我向阿花請教以一個教育者的角度來檢視自己時的困擾,他告訴我的。
他說,我不能教會誰什麼,誰也不會教會我什麼。

在華德福的氛圍裡感受到了很多,發現了很多概念似乎早已貫徹在生活之中(我應該是個天生的華德福老師吧?),心中的圖像就像是吸引力法則一樣,就像之前和Birdy聊過的「關於未來的樣子」,在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將結果引導到心中的想像般,除了自己外,對照顧的作物和孩子也是通用,心中的圖像會引導你怎麼去與他們互動。在兒童觀察時,大家都認了個孩子作為老師,從五官、體型開始觀察,到走路方式、靜態行為,最後是動態行為,也包含與人的相處,類似於田調課程中化身的概念一樣,全心全意地成為孩子並感受他的感受。

在這裡久了,無時無刻所發生的事都被視為一個教育的機會,我逐漸地相信靈性這種東西,並開始相信「我們在和大地一起工作」,比起感謝它,更像是和它做朋友;也開始相信阿花說的「外在形貌是內在原裡的展現」,更能夠把神韻和個性搭起關聯;而農園裡的一切就像人類社會的縮影,當然我也從中感應到了一些什麼。因為賴皮3而學會了怎麼流淚,因為阿吉4而學會了包容心。
 

對於來自交大又是理工科系的我來說,在這堂課的出現,像是作為異物混入了這門課,也期待著可以為這裡產生一丁點化學變化。帶著批判和質疑的精神前來,丟出了教育科系的同學被強迫動腦思考的問題,在稱我為「騰哥」的他們眼中,我或許是個令人敬佩又愛耍智障的學長吧?同時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,畢竟我都說了:這裡無時無刻都可以學習,這裡是個特別又豐富的地方,有大人小孩也有動物、植物,同時也充滿意外,可以更全面性地去觀察所有人產生的反應,還有所有的情緒,在感受到憤怒、愉悅、難過、敬佩後,也讓自己完全地沉浸在這個無限廣闊的所有中,變得更豐富、平衡。
 

classRoom kidsStoryCircle kidsInLine

「你們有沒有曾經被『看見』過?」

這是某堂課阿花要大家分享的,還記得我那時的回答:「我從來不認為我被老師看見過。」「不會有老師花心思在我的身上。」但從來沒有這種經驗的我似乎擁有「看見」的潛力,除了能看見學生的好,我覺得自己還能看到他們脆弱的地方─這是最可貴的。或許這就是我想成為教育家的動機吧?出自於小時候的我從未被看見,以及每次我媽總唸我:「你這樣糜爛,怎麼教好小孩?」的口氣,都讓我很OX。
 

「當我教得好時,我就像…上帝一樣!」,這也是某堂課的討論,我的答案搞得好像很驕傲一樣,總習慣作為觀察者看著每一個孩子,不特別討厭也不特別愛誰(但不否認會跟可愛妹妹們多講幾句話,因為神是既無情又愛著世人的),比起個人,我更在乎群體,時常想著如何營造出一個好的環境,使他們自然而然地成長。這個練習使心中的圖像又更具體了一些,也為我自己的表現設了一個標準。
 

關於《教學的勇氣》這本書。

這是因為這門課延伸出來的讀書會,閱讀的文本是一篇翻得超爛的簡體字PDF檔,但還是十分的推啦!

書中講的是關於如何成為一名理想的老師,隨著讀的頁數越多,這似乎漸漸地幫助我成為一個更理想的人,公開而真誠地討論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、打破專業人士的神話、擁有恐懼但不用置身於恐懼之中…。面對自己的天命,或許該擁有的不是熱忱或快樂,而是讓自己面對一次次的挫折還能重來的勇氣。
 

關於一直出現的阿花這個人,

我還沒介紹他是誰,他是成虹飛老師,但他更想要大家叫他阿花老師、阿花或花爺爺。作為我想成為的對象之一,他不像過去我所認識的那些很厲害或很酷的人一樣,既沒有犀利又聰明,也稱不上熱血。他給我的感覺就像一棵大樹,樹蔭下包容了所有生物,樹下的苗被落葉滋養,蟲子、鳥兒自己靠了過來,是棵站在樹下會讓人不自覺深呼吸的大樹。我以成為華得福教師為目標,一直都在觀察他,並想著:「如果我是阿花,現在會怎麼教學生?」,他總笑著說我像隻章魚,每當我提出我的厭倦或掙扎時,他都會笑著繼續看我困擾,他會要我們把最近的狀態比喻成顏色、風景或動物,並和大家分享。最特別的是,他把我和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,他的關注可以平分到所有人身上,沒有一個人被落下。
 

當然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批評的,像是不夠有效率的陪伴方法和討論、不灑農藥收穫超爛的農園、像農園雜草般過於自由的學習風氣…。但老師也不急著想要讓這裡變得更好,就讓這門課,也像這些作物和孩子一樣,自然而然的成長就好。
 

秉持著開放的心參與了一學期,感謝阿花老師的示範、感謝和我一起拔草的同學們、感謝農場裡所有的動物植物們、感謝願意當我老師的孩子們、感謝所有經歷過的情緒。

畢業後,我還是偶而會晃過去農園看看,但脫離了修課學生的身分,還是懷念那些只有那時才存在這的事物:沒啥味道的野桑葚、噁爆的小鵝便便、加在點心裡超鹹的菜脯、還有工作完手牽手唱歌的結束圈。

今天的工作結束〜
我們要回家去
再會吧!再會吧!
願上天祝福你
祝 大 家 有個美好的夜晚!

 


自己能時刻記得與自己的連結,成為一個整合而不疏離的人

至於這門課要推薦給誰,就推薦給想體驗一切的人好了


後記:
華德福中心在請我為華德福課程分享一些修課心得時,我認為我現在已經沒辦法再精準描述當下的那樣感受了,遂以去年的修課心得稍作修改,時隔一年後再來回顧這篇文,在已漸蛻變成一個社會人士的這個年紀,這篇心得是充滿美好以及快樂的,而此刻面對更多現實及市場環境的考量,不見得會走在「成為一名教師」的路上,但這堂課也如同前文中說的:幫助我成為一個更理想的人,在未來不管我前往哪裡,我還會是那個擁有華德福精神的人類吧!

 

註:
1. 交大百川:交通大學的特殊選才管道,甄選具有特殊專長的學生,以不分系、跨域學習及實作為特色。
2. 星光班:華德福教育實作方案的修課同學,為清大附近的國小學童安排的課後照顧班。
3. 賴皮:農園養的狗狗,目前已經成為天使。
4. 阿吉:一隻跛腳的鴨,每次吃飯都會衝進盆子打翻飼料,在農園的動物中有些弱勢。


延伸閱讀:華德福教育學分學程介紹

 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