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所經驗的華德福藝術與音樂教育
文/莊哲瑜
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23級
關於我第一次接觸華德福教育的課程,是在大一下時選修了一堂戶外探索教學,當時對於華德福教育本身並沒有什麼概念,對於實驗教育也只有一個籠統的想像,純粹只是因為好奇而選擇的一門課(授課老師日後也承認這個課名確實有心機),不過因此讓我有機會一窺華德福教育的樣貌。
在這門課中,除了有關認識華德福的教學內容外,更多的是在學校之外的場域實踐自己的教育知能。其中包含了與社區及周邊國小合作的課後陪伴計畫,以及假日營隊。這當中當然充滿著挫折與挑戰,面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及環境,也是透過和夥伴之間培養默契,以及老師的指導與鼓勵,才慢慢上手。
後來我也陸陸續續地接觸到其他的華德福課程,如藝術及音樂教學。在華德福的世界中,對於美術及音樂都有著自己的一套詮釋,其中並不是毫無拘束的恣意揮灑,而是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去理解人本教育的初衷和內涵。
華德福藝術教學和音樂教學這兩堂課恰好是分成兩個學期進行,除了教學內容有延續性之外,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相同的概念相互對應。我也是一不小心就修完了兩門課,不敢說對於藝術的造詣又提升了多少,但就藝術在華德福教育中的重要性,也或多或少更理解了一些。
華德福的音樂教學注重肢體與節奏的律動,針對不同年級也有不同的教學方法。上課時,雅雯老師細心地為我們介紹許多歌謠和樂器,透過她的說明,讓我們知道在華德福學校中,音樂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。從上、下課到放學,歌唱和音樂就像是學校鐘聲一樣稀鬆平常,就連用來提醒孩子注意時間的鐘聲,也是老師用樂器演奏的。就是這樣一個與音樂共舞的教育模式,讓我們在學習華德福音樂教學的時候,能與同學、老師一起樂在其中。
當然,老師的教學內容也運用著許多有關華德福的教學原理,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,這在華德福的課程中算是實踐地比較徹底一點。像是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,教師在歌唱或是演奏音樂的音高也會有所改變,孩子所學習的樂器和樂理常識,也都有各自對應的活動和內容。在這堂課的唱唱跳跳之中,雅雯老師十分細心地融入一些基礎的原理和教學實例,讓我們在活動的過程中,能將華德福的元素自然地融會貫通。
而在華德福藝術教學這門課,我最喜歡的還是看著水彩顏料在濕透了的紙上渲染開來的那種畫面,充滿了不確定性。「在顏料暈開的過程中,畫面就會慢慢完整了」恬慧老師如是說。這個過程就像我們的大學生活一樣,充滿各種課程與活動,就如同各式各樣的色彩滴落在我們的畫紙上,唯有等待時間將其暈染,才能逐漸理解我們被塑造成的模樣。
我印象最深刻也最喜歡的畫面,就是將簡單的藍色,一筆一筆地暈染在白色的畫紙上。很奇妙的是,明明就只有藍色,但因為隨著深淺的變化,竟能帶出光、影交互流淌的感覺。一張濕透了的畫紙,透過同學們的眼睛與想像,從海洋到宇宙,幻化為一個又一個的世界。
除了濕水彩外,還有諸多如泥塑、蜜蠟、黑板畫等相當有趣的媒材,在課堂中老師盡可能地讓我們體驗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,並思考與自身經驗的連結,即便是未來我們可能不是進入華德福相關的教育現場,但能夠有機會在創作藝術的過程中理解有關華德福教育的知識,以及藝術與華德福教育的關聯,也算是個很不同的體驗。
總而言之,華德福教育並不是一門輕鬆的學程,裡面的內容和細節都是需要經驗和時間的累積,才能慢慢地體會。在課堂中,老師們雖然以輕鬆愉快的方式來教學,但所傳達的內容卻都非常有深度。在評分上,老師們摒棄傳統的紙筆測驗,更多的是從實作中看出我們的學習歷程,這個方式讓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更跳脫傳統的評量方式,更實際的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,也是我們在大學生涯中最值得的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