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待花開 ─ 我的藝術師培路
孫宗凰/清大華德福藝術師培三階段結業學員
開始時,我只是想要一顆種子,種子碰到了土壤伸出了根,遇到了水探出了芽,成為一株有著淺紫色葉子的植物。
參加藝術師培的第一年,從濕水彩與水相遇,當紙張從泡在水裡的盆中拿起,沒想到顏料也是瓶裝的水狀,更沒想到的是原來紙張的包容力如此的大,原來色彩可以這般迷人,原來對於想要控制水這件事,可以從執著到接納。這一年的課程還在疫情期間,曾遇過無法實體上課的狀況,恬慧老師在線上陪伴我們進行居家實作,意外地穩定了自己在疫情中焦慮不安的心。在藝術師培的第一年,我深受祝福並獲得我想要的第一份禮物:療癒自己。
種子發了芽,就開始有了盼望,接下來又有什麼呢?
從低年級的蜜蠟到泥塑,土的力量讓我深深著迷,陶土從蛋型長成了一隻頭很大的雞,從蛋型長成了腳很痠的牛,從蛋型長成了一個人,每當同學們的作品擺在一起時,心裡都會有一聲聲「哇!」,是讚歎也是好奇,大家聚在一起看著、說著、聽著,真的好舒服。第二年的作品畫面從濕水彩長出了一片地景,一座花園,進入中學階段後,從記憶到實際觀察,在炭筆畫時由立體石膏看見光與暗的互動,坐成一圈的我們明明畫的是相同的兩個物件,因為角度不同,我們看見的就不同,畫下的也都不一樣。
進入透視的學習後,另一個有趣的探索也開始了。害怕自己的技法不夠,畫得不夠漂亮嗎?當大家將作品聚在一起時,不論是濕水彩或泥塑,或是透視和水墨,整體的美好總讓我感覺像聆聽著豐富的樂曲,每一位同學的作品都有讓我喜歡的地方,而我也喜歡自己做出來的作品。在藝術師培的第二年,除了持續療癒自己、享受當下之外,也開始盼望回到自己教學的現場,將這份禮物分享出去,心中那一株稚嫩的植株漸漸開出一朵檸檬黃的花!
第三年的課程包含「從藝術史來看人類意識演化」到「大師自畫像的自我療癒」,這是一段會不斷敲打心門的感動,怎麼說敲打著心門呢?我敲著鍵盤實在無法打出像樣的文字來描述,這真的要在當下才能體會,即便自己前一刻還拖著疲累的身體,靠著微薄的意志力驅動自己去上課,但這三年來,每一次下課時都深深感謝自己做了照顧自己的選擇──踏進了藝術師培教室,滋養、飽足了自己。從一年級的濕水彩到十二年級的乾媒材,從平面到立體,除了媒材的轉換,老師們還帶領著學員進行教師的內在鍛鍊。當結業式那天真的到來時,心裡竟然開始有點慌了:「怎麼辦我還不想畫上句點啊 !」走過這一段藝術鍛鍊的路,收穫豐美的果實,果實裡的種子正在默默醞釀著下一次的療癒與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