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課程紀實】2024春季華德福藝術與教學工作坊
為開拓本校師資生對於華德福實驗教育的視野,2024年春季學期華德福教育中心企劃了多場藝術與教學工作坊,在華德福教育裡,藝術並非獨立的學科或單一的活動,而是融入在各項教學活動之中,培養感受力與創造力的基礎。
看得見的歌唱─優律思美工作坊
在華德福學校中,優律思美是一門重要的課程,它是一種結合音樂、節奏及韻律動作的肢體藝術,也被稱為是「看得見的歌唱」。教師會依照學生的發展階段提供適合的課程設計,以支持孩子發展思考力、感受力與意志力,並由群體律動建立與人和諧互動的社會性。
優律思美工作坊邀請來自日本的板垣史織老師與3ei新竹優律思美學校的藝術家合作授課。板垣老師選擇了一首古典樂作為三次課程的練習曲,她在黑板上畫出代表樂句段落的曲線線條,帶領學生跟著音樂一起律動,配合現場演奏的樂曲,共同完成一段團體的律動。許多學生分享,雖然自己是第一次參加優律思美,卻能從課程中感受到身心的和諧與穩定,對自己的內在有更多的覺察,是一個很療癒的體驗。
圖一、板垣史織老師以手上的水彩來對比旋律,音樂中也有圖像。
圖二、同學們在鋼琴的伴奏下,跟隨著節奏和旋律移動。
「氣質典型與自我探索」工作坊
來自德國曼海姆華德福師培學院的Nicole Schreyeck老師是一位具有30年幼教經驗的師培講師,在德國與肯亞創辦華德福幼兒園,具有跨文化工作經驗,並且具有豐厚的劇場經驗,創作戲劇演出深獲好評。Nicole Schreyeck老師為本校學生開設的「氣質典型與自我探索」工作坊中,老師帶著學員運用偶劇遊戲一起認識個人氣質類型,並藉由自我探索發現並發揮自己的潛能,對於師資生而言,也能透過觀察孩子的天生氣質,找出與孩子互動及幫助他們發展的方式。
工作坊裡,Nicole老師與學員分享如何用簡單的素材為孩子說故事,她隨手拿起一條手帕打結做出兩個耳朵,一隻栩栩如生的兔子就出現在大家面前,接著以專注的神情、輕柔地移動這位「主持人」帶領大家拿起手邊的玩偶,用說故事的方式自我介紹,瞬間教室內充滿了想像力與生命力,每個人的玩偶都彷彿「活了過來」。
在群體創作時,Nicole老師將學員分成兩組,請大家拿出事前準備的果實、樹枝、花朵等自然素材,接下來,她在地板鋪上幾塊彩色棉布,並在中間放上一朵花當作「寶物」,要求雙方學員運用眼前的素材,比賽誰能更快將寶物帶回家。整個過程笑聲不斷,當同學做出令人意想不到舉動時,眾人發出驚呼、拍手叫好,同學們在最後的回顧時說到,在工作坊中讓她找回小時候擁有無限想像力的感覺,也想將這個寶貴的經驗帶到教學現場,與班上的孩子一起創作屬於他們的小故事。
圖三、Nicole老師用手帕做出小兔子,邀請大家一起創作屬於自己的故事。
圖四、同學們用樹枝、種子、石頭、盆栽……準備上演一齣精采的尋寶大戰。